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

【書蟲】列車上的女孩-別相信任何酒鬼




  黑色的恐懼像海浪向我襲來。

  昨晚出事了,我知道,雖然想不清楚,但感覺得到。我嘴裡有傷,好像是自己咬的,舌頭嚐得出血的味道。我噁心想吐,頭暈目眩。我摸摸頭髮和頭皮,痛得縮手,頭右邊腫了一塊,軟軟的,很痛。凝結的血讓頭髮糾結在一起。

  我跌倒了,在惠特尼車站的階梯上跌倒了。有沒有撞到頭呢?我記得火車上的事,可是在那之後有一大段空白。我深呼吸,想放慢心跳,平息胸中升起的焦慮感。好好想想,做了什麼?我去了酒吧,上了火車,有個男的……我想起來了,他髮色偏紅,對我笑。我想他對我說了什麼,內容我記不得了。應該不只這樣,還有別的,可是我腦子一片空白,想不起來。

  我很害怕,而且不知道自己在怕什麼,這就更可怕了。我甚至不確定是否真有值得害怕的東西。



【前言】

  我最近不是很喜歡驚悚懸疑小說,越來越不喜歡。以前我還滿常看的,因為他們很喜歡用推理元素與高娛樂性包裝,先給你一個吊人胃口的開頭,為了想快點瞭解後續,你會抓破頭皮、掏空錢包,然後再得到一個狗屎爛蛋又差強人意的結局。YA~恭喜!你被當白癡了!
  這次這本《列車上的女孩》也是一本懸疑小說……因為這本書在今年席捲全球、銷量破千萬、還拍了一部電影,加上書店店員主動跟我聊起這本書,甚至口沫橫飛地發表電影版與小說版對照後的感想,所以我忍不住買了。店員滿正的,根本可艾。

  總之,先講結論──我覺得這本的確不算差。至少跟以前被雷過的經驗比起來,《列車上的女孩》算有新意,結局也還能接受,也確實有它自己的文字特色。是一本可以推薦的書。

  推薦給喜歡娛樂性質高、喜歡看病態與扭曲的女人們(?)、需要閒書打發時間空檔的你。


【排版結構】

2013年
7月9日 星期二
〔早上〕

  上星期看見的那堆衣服到現在還在,看起來比之前更髒更慘。我在某處讀過一段文章,說火車撞人的時候能把衣服撞掉。火車撞人不常發生,據說一年兩、三百起,但兩天也至少有一次。不知道那裡面有多少是意外事件。火車經過時,我仔細地看,想看衣服上有沒有血。

  沒看見。


  本書採用第一人稱日記形式敘述,一天當中必定會有「早上」「中午」「晚上」三部份。
  有時是女主角瑞秋、有時是梅根,再來是安娜,以這三個女性為主要視角,再偶爾穿插其他角色的視角。利用日記開頭的時間差,來輕鬆切換各個不同時間點的視角與情節,所以可以看出「瑞秋」與「安娜」是現在的時間點,「梅根」則是過去幾年來的時間記錄。

  用日記體來輕鬆表現時間上的差異,帶領讀者以最快的方式進入狀況,看完之後,我覺得《列車》的確是一本很「親切」的書。


【劇情排鋪】



  一如所有懸疑故事的模式,開頭就直接拋出疑點引起讀者興趣。
  「瑞秋喜歡在火車上觀察人生百態,直到某天,鐵軌旁住戶的一位妻子失蹤,警察卻反而找上瑞秋問話……她究竟看見了什麼?」

  事實上,瑞秋並不是喜歡在火車上四處亂看,她只看某個特定的地點,也就是座落在鐵道旁,兩間相鄰的獨棟房屋── 一棟是她離婚前住的舊家,裡頭住著前夫與小三;另一棟是她不認識的俊美夫妻,透過偷看這對夫妻在陽台上的互動,可以讓瑞秋抱著希望,相信世上還是有完美的愛情。

  故事的真正重心,就是在這五個人之間糾纏,帶出一幕幕骯髒黑暗的不倫關係,只能說貴圈真亂。你們也才他媽不過五個人耶。
  咳,總之,劇情中間沒有什麼冷場,除了疑點的安排之外,也順勢帶出每個女性角色光鮮亮麗的外表下,那些陰暗扭曲的猜忌與不安之情,最後爆炸的一刻,將那些鋪陳已久的病態因子扭擠在一起,讓你明白這本書裡反正就是沒一個正常人。

  然後瑞秋透過「酒醉」與「失憶」,掩蓋了最撲朔迷離的事發關鍵,其實我覺得這並不是那麼好處理的事,一切真相的中心都集中在那塊失去的記憶上,其他事情則像漩渦般圍著它打轉,那麼,記憶的份量將會有多重,很考驗作者的功力。

  最後的收尾我覺得沒有很刺激,聽可愛的書店姐姐說,電影版本比較能夠營造出那種驚悚的效果,我也相信這段以影音呈現絕對會更好;不過就跟所有用狗屎爛蛋收尾的小說一樣,只是《列車》正好踩在我能夠忍受的邊緣……這裡我就不捏它了。

  如果說我覺得推理精彩的部份是「解謎」,那懸疑驚悚的核心就是「恐懼的代入感」(當然也可以兩者兼俱,我只是覺得至少要做到其中一項)。目前讀過印象最深的,是既晴的《請把門鎖好》,以及《控制》的電影版(小說版沒看過,之後可能會找來看吧QQ)。

  我看過幾本作品都喜歡「丟出一個A問題,提供你B可能、C可能、D可能,結果最後是精神疾病/失憶/第一人稱盲點的E結局」。而且BCD花了上百頁鋪陳,然後只用十頁不到的篇幅跟你說「抱歉喔其實是E結局」,幹你……你好歹也跟我解釋一下E結局嘛!不要只跟我說了一句「是E喔」然後就全書完啊!(撕書)

  所以,我會給《控制》還更高一點的評價,就是因為他在列出「E結局」之後,起碼還玩了一招夫妻對峙,讓作品走出以往的模式,反而達到了一波更高潮的發展。當然,可能也是我這類作品看得還不夠多吧……嗯……


【角色深度】



  故事的一切都是由瑞秋的無恥開始,如果她不是那麼無恥的角色,我還真不曉得劇情該怎麼發展下去得好,瑞秋的無恥製造了劇情中間的小高潮,讓人替這女人的行逕捏了無數把冷汗。幹得好啊瑞秋。
 
  我喜歡這本書對於角色心理的描寫,非常忠實地展現角色不討喜的面相,很矛盾,這反而是讓我喜歡的部份。很多人不喜歡角色不討喜,尤其是主角,妳身為主角卻是個酒鬼、對朋友的關愛不顧一切、找藉口掩飾自己失心瘋的惡行、而且還對這一切自我厭惡卻又不肯改變,只能說,這是2016年嘛,9x4x8x7=2016,瑞秋948794狂。

  三名主角的女角都對愛情抱著強烈的不安,以及對不倫戀情異常癡迷,不安與不倫相輔相成,卻又能詮釋出三種不同的風味,這也是挺厲害的,以至於男角們的表現都薄弱而牽強了些。


【文字描寫】

  事後,我們聊天,今天他的態度和往常不同,以前幾乎都是我在講,這一次他敞開了心胸,說他感到空虛,說起他拋下的家人,說起我的前任和前前任,我的前前任搞到他瘋掉,害他變得空虛。我不相信有靈魂伴侶,但是我們之間有一種理解,是我以前從未感受過的,至少很久沒有了。這種理解來自於相同的經驗,我們都知道徹底灰心喪志是什麼感覺。
  空虛感我太懂了,我都開始相信這是治不好的了。我從諮商中學到,生活裡的那些洞是不會消失的,你必須繞著它長,就跟樹繞著水泥長一樣,你得鑽著空隙去形塑自己。這些我都知道,只是沒說出來,至少現在不說。



  我的確挺喜歡作者的筆風,基於這點還是會推給其他朋友看看。
  不算是優美,但非常流暢,細節清晰,作者非常明確地傳達出自己寫的什麼,也瞭解自己想寫什麼,而且自己也沉浸在這些細節當中。

  這並不是易事,我很驚訝自己看了快半本書後,才發現自己已經看了這麼多頁。作者營造出一個很棒的沉浸感,我甚至懷疑這是經過設計的;不得不說那漸進式的病態心理描寫,真的發揮出很大的效果。

  或許是適性與習慣問題,我並不排斥這種帶點碎嘴的風格。

  《列車》不是在病態描寫上最得我心的作品,但是她做到了文字才能表現出來的事,這些極小的細節與動作,以及上面那段描述,都是影像無法精準傳達出來的。作者的筆觸乍看流水,其實非常容易閱讀(至少我在電車上輕輕鬆鬆讀完2/3本,而且也確實停不下來),而且有獨特的頹廢韻味。英國有頹廢搖滾,當然也要有頹廢小說囉,合情合理。


【總結】

  這可能會是一本讓我再讀一次的書。撇開結局微微遺憾不談,故事前面的鋪陳很精密,而我喜歡這種細膩的安排,也是我需要學習的部份。
  結局收尾的好或不好,真的會影響我對一本書整體的評價,如果前面很爛但結局很棒,我依然可以接受。當然,這是我個人的喜好,所以參考參考就好。

  不過提到女人的病態與陰鬱,嘿嘿,我會更推《巴斯特的耳朵》跟《動物之神》。
  雖然那已經偏離娛樂性質了,但能讓我讀到胃痛的小說,保證值得一看(X)。

  以上就是本次書蟲~
  不小心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,難怪我每次都提不起勁寫書蟲QQ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